劝诫诗二首
梵志〔唐代〕
恶人远相离,善者近相知。
纵使善无雨,阴云自润衣。
结交须择善,非识莫与心。
若知管鲍志,还所不分金。
我昔未生时,冥冥无所知。
善公强生我,生我复何为。
无衣使我寒,无食使我饥。
还你善公我,还我未生时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对于恶人要远远避开,与善良的人则应亲近相交、彼此了解。
即便天上没有下雨,阴云的湿气也会沾润衣衫(喻指环境或人潜移默化的影响)。
结交朋友必须选择良善之人,对不了解的人不要付出真心。
若能像管仲和鲍叔牙那样怀有相知相惜的志向,便会如同他们一般,即便共同面对利益也不会因钱财而分道扬镳。
我过去还未出生时,昏沉茫然一无所知。
上天强行让我降生,生我来到世间又有什么意义?
没有衣服让我饱受寒冷,没有食物使我忍受饥饿。
把我还给上天吧,让我回到未出生的时光。
注释
阴云:云层密布,天色阴
简析
这组诗以直白如口语的笔触传递处世哲思与生命叩问。前半首劝人近善远恶、慎择友朋,“阴云润衣” 以自然现象喻环境默化影响,借管鲍之交典故升华知己情谊;后半首以 “无衣无食” 的生存困境,直抒对生命本源的困惑,字里行间透着对现实困顿的无奈与对 “未生” 状态的返璞之思,风格质朴而情感真切。
创作背景
梵志存诗百余首均无题,此题系编者所加。梵志的诗不太讲究艺术上的推敲和锤炼,大都语言平易,内容浅显,道理通俗,便人读了一目了然。他的诗对其后丰干、寒山、拾得乃至元白诸家皆有影响。
长沙过贾谊宅
刘长卿〔唐代〕
三年谪宦此栖迟,万古惟留楚客悲。
秋草独寻人去后,寒林空见日斜时。
汉文有道恩犹薄,湘水无情吊岂知?
寂寂江山摇落处,怜君何事到天涯!
封丘作
高适〔唐代〕
我本渔樵孟诸野,一生自是悠悠者。
乍可狂歌草泽中,宁堪作吏风尘下?
只言小邑无所为,公门百事皆有期。
拜迎长官心欲碎,鞭挞黎庶令人悲。
归来向家问妻子,举家尽笑今如此。
生事应须南亩田,世情尽付东流水。
梦想旧山安在哉,为衔君命且迟回。
乃知梅福徒为尔,转忆陶潜归去来。(版本一)
(我本渔樵孟诸野,一生自是悠悠者。
乍可狂歌草泽中,宁堪作吏风尘下?
只言小邑无所为,公门百事皆有期。
拜迎长官心欲破,鞭挞黎庶令人悲。
悲来向家问妻子,举家尽笑今如此。
生事应须南亩田,世情尽付东流水。
梦想旧山安在哉,为衔君命且迟回。
乃知梅福徒为尔,转忆陶潜归去来。版本二)
桃源行
王维〔唐代〕
渔舟逐水爱山春,两岸桃花夹古津。
坐看红树不知远,行尽青溪不见人。(不见 一作:忽值)
山口潜行始隈隩,山开旷望旋平陆。
遥看一处攒云树,近入千家散花竹。
樵客初传汉姓名,居人未改秦衣服。
居人共住武陵源,还从物外起田园。
月明松下房栊静,日出云中鸡犬喧。
惊闻俗客争来集,竞引还家问都邑。
平明闾巷扫花开,薄暮渔樵乘水入。
初因避地去人间,及至成仙遂不还。
峡里谁知有人事,世中遥望空云山。
不疑灵境难闻见,尘心未尽思乡县。
出洞无论隔山水,辞家终拟长游衍。
自谓经过旧不迷,安知峰壑今来变。
当时只记入山深,青溪几度到云林。
春来遍是桃花水,不辨仙源何处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