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纵笔三首·其一

苏轼 苏轼〔宋代〕

寂寂东坡一病翁,白须萧散满霜风。
小儿误喜朱颜在,一笑那知是酒红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孤苦寂然的东坡老翁我在病中,须发萧然,就像一世不散的霜风。
小儿子欣喜地夸我脸色泛红,我木然一笑露出了真相,原来是酒后的醉容。

注释
须:一本作“头”。
小儿:指作者第三子苏过,他是随到岭南的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陈祥耀 等.宋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7:459-460
2、 陈迩冬.苏轼诗选.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,1984(第二版):277
3、 韩林元.历代名人谪琼诗选注.河南:河南大学出版社,1990:20-21

创作背景

  宋哲宗元符二年(1099年),大诗人苏轼由惠州(今属广东省)贬所再贬儋州(治所在今广东儋县西北,辖境在今海南省西部地区),时已64岁,且病魔缠身,正处于“食无肉,居无室,病无药,出无友”的困境。此年岁末,作《纵笔三首》,此诗为其中之一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陈祥耀 等.宋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7:459-460

赏析

  作者在诗中自嘲衰老。首句,写处境寂寞,因衰病而成老翁。次句,以风吹“萧散”的白须申述衰老。“霜”字既显须白之色,又带凄寒之气。这二句使人感到萧飒可伤。后二句忽借酒后脸上暂现红色一事,表现轻快的情绪,诗境转为绚烂。白居易《醉中对红叶》诗:“醉貌如霜叶,虽红不是春。”陆游《久雨小饮》诗:“樽前枯面暂生红。”也是写“醉面”之“红”,但直接指出不是“真红”。苏轼此诗,先写旁观的肯定,再写自己的否定,用笔较为曲折,也显得洒脱。“小儿误喜”,可能是儿子安慰父亲的话,更可能是诗人故作设想之辞。因为这时候,随侍诗人身边的儿子苏过,年已二十八岁,不会幼稚到把“酒红”当作“真红”,但诗人为了表达欢悦的心情,有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简析

  《纵笔三首·其一》是一首七言绝句。首句写处境寂寞,因衰病而成老翁;次句以风吹“萧散”的白须申述衰老。前两句使人感到萧飒可伤;后二句忽借酒后脸上暂现红色一事,表现轻快的情绪,诗境转为绚烂。这首诗通过情绪的变化、色彩的变化、表现了诗人能用达观的态度、风趣的笔墨去对待引人感伤之事,显得曲折坦荡、情趣风生,表现出诗人明洁、宽大的襟怀。

苏轼

苏轼

苏轼,(1037年1月8日-1101年8月24日)字子瞻、和仲,号铁冠道人、东坡居士,世称苏东坡、苏仙,汉族,眉州眉山(四川省眉山市)人,祖籍河北栾城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,历史治水名人。与父苏洵、弟苏辙三人并称“三苏”。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,在诗、词、散文、书、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。文纵横恣肆;诗题材广阔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比喻,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“苏黄”;词开豪放一派,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,并称“苏辛”;散文著述宏富,豪放自如,与欧阳修并称“欧苏”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苏轼善书,“宋四家”之一;擅长文人画,尤擅墨竹、怪石、枯木等。与韩愈、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作品有《东坡七集》《东坡易传》《东坡乐府》《潇湘竹石图卷》《古木怪石图卷》等。 3785篇诗文  4818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贺新郎·九日

刘克庄 刘克庄〔宋代〕

湛湛长空黑。更那堪、斜风细雨,乱愁如织。老眼平生空四海,赖有高楼百尺。看浩荡、千崖秋色。白发书生神州泪,尽凄凉、不向牛山滴。追往事,去无迹。
少年自负凌云笔。到而今、春华落尽,满怀萧瑟。常恨世人新意少,爱说南朝狂客。把破帽、年年拈出。若对黄花孤负酒,怕黄花、也笑人岑寂。鸿北去,日西匿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南乡子·冬夜

黄升 黄升〔宋代〕

万籁寂无声。衾铁稜稜近五更。香断灯昏吟未稳,凄清。只有霜华伴月明。
应是夜寒凝。恼得梅花睡不成。我念梅花花念我,关情。起看清冰满玉瓶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画堂春·东风吹柳日初长

秦观 秦观〔宋代〕

东风吹柳日初长,雨余芳草斜阳。杏花零落燕泥香,睡损红妆。
宝篆烟消龙凤,画屏云锁潇湘。夜寒微透薄罗裳,无限思量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